共享单车行业遭遇困境 成流量工具或大势所趋
2018-07-19 15:01:15 来源:览潮网 责任编辑:王超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自其诞生以来就被不停质疑,这种质疑现在或许有了结果。国内首例共享单车破产案近日尘埃落定;此前一天,香港首家共享单车企业Gobee.bike宣布结束在港业务。更早之前,摩拜委身美团,ofo重收押金。分析人士表示,作为一门生意,共享单车行业已经宣告死亡;未来,单车企业作为流量“棋子”而永远存在。

一地鸡毛

就在昨天,7月17日,香港首家共享单车企业Gobee.bike,短短15个月的生命周期正式划上句号——所有单车由系统上锁,无法再用。

由于业务未能取得盈利,且庞大的单车维修费用使得运营困难,7月10日,Gobee.bike宣布了结束香港业务的决定,用户8月10日前可申请退还押金,充值余额则无法退还。

近期,共享单车行业可谓“猛料”频出。7月1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通报全国首例共享单车破产案的最新进展情况:小鸣单车破产案已进行债权统计,确认的有效债权共118881笔,债权金额共5540多万元;小鸣单车账户资金仅剩存放于微信账号上的35万多元,不足以清偿所有债务。

打算独来独往的ofo,最近的日子也更不好过。据媒体报道,ofo已宣布着手关停在澳大利亚的业务。ofo 将在未来的 60 天内,逐步结束公司在澳大利亚的运营,并将单车从街道上移除,放置在仓库中。这距离ofo正式入驻悉尼还不足一年时间。继撤出中东及以色列市场后,此次再撤出澳洲市场,未来,ofo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待观察。与此同时,ofo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摩拜仍在澳洲市场坚持。

风口逝去

共享单车的故事从2016年起备受关注。这一前,随着大量的小黄车和小橙车遍布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摩拜和ofo获得了海量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共享单车这股热潮一度引发上百家创始团队跟进。

记录在案的运营公司有77家,超过600亿资金汇入其间。《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提到,去年中国共享单车全行业累计投放单车23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由于市场过饱和,给城市交通公共管理造成巨大压力。“单车围城”之势蔓延,单车坟场随处可见。

然后,又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从“新四大发明”坠落为“融资黑洞”,主要玩家离场,仅剩个别公司还在苦苦坚持。经历了疯狂的2017年,最后在2018以各种收购和传闻告一段落。从单车多到“颜色都不够用”,到相关企业纷纷找靠山甚至倒闭。一场大战过后,人们通勤更方便了,但也留下了一地鸡毛。

今年4月初,摩拜股东大会在北京东三环边上的嘉里中心举行,最终的投票结果是,正好过了法律认定的投票数,美团以27亿美金拿下摩拜。消息传出,立马有分析人士指出:共享单车行业“赚取流量→垄断行业→获取利润”商业模式已经死亡。另一种商业模式,“赚取流量→服务生态→生态盈利”开始新生。

未来之路

共享单车,实际已经从“风口”走到了“十字路口”。下一步该如何走下去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显然,在大众用户眼中,其落败已初露端倪。

易观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5月市场报告》显示,在月活跃用户规模方面,ofo、摩拜和哈罗单车分别以2805.10万人、2085.63万人和761.85万人,占据共享单车行业前三名。继6月摩拜单车的百城无门槛免押骑行服务后,7月5日,摩拜单车宣布在全国推出无门槛免押金服务,超过2亿用户将可以享受免押金骑行,并号召全行业参与。此前,哈罗单车已经率先在全国范围开启了信用免押服务,芝麻分650以上的用户在全国180个城市可免押金骑哈罗单车。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推出免押金服务的摩拜和哈罗,一个属于美团,而美团的后台老板是腾讯,一个属于阿里。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大规模地投放共享单车,且出台免押金服务,决不是为了提供共享服务,而是流量需要。是想借助共享单车扩大各自主打产业的用户规模。譬如摩拜,用户数就超过了2亿,在无门槛免押金服务下,用户规模一定会进一步扩大,哈罗亦是如此。摩拜与哈罗围绕共享单车的竞争,实际是腾讯与阿里围绕流量竞争。

与此同时,没有资本输血的ofo则不得不取消信用免押金服务,以求获得更多现金流维持生命。

业内人士表示,靠烧钱撑起来的共享单车,结局无非是:站队资本或者生命垂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