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严打周期现打车难 “一管就死”折射行业困境
2018-07-19 15:06:14 来源:览潮网 作者:周露 责任编辑:王超

据人民网报道,7月起,号称史上最严网约车新政《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正式实施,违规网约车将面临罚款、扣车、扣驾驶证等严厉的处罚。同时,南京、东莞、青岛、德州、保定、哈尔滨、珠海、海口、郑州等地也陆续开始对无资质运营网约车进行治理。网约车曾给消费者带来无尽的便利,如今在最严网约车新政的威慑下,却因“约车难”让民众怨声载道——非高峰时段叫车都需排位等候、约车半小时未见司机接单的现象已成常态。在新政下,如何突破行业困境,找监管平衡点成为了政府和企业共同的必修课。

最严网约车新政规范市场,民众深陷“打车难”

据了解,今年东莞已查处网约车平台违规案件58宗,网约车违规案件175宗;深圳市查处网约车平台违法经营案件26宗;而在北京,7月1日,仅半天时间,就查扣了各类“黑车”54辆。

网约车新政的推行净化了市场,一定程度上威慑了有违规意图的网约车司机,提高了消费者出行的安全性,但新政在规范市场、保障安全的同时,却让行业陷入困境。不少网约车司机接受采访时表示,身边不少无运营资质的网约车司机都因无法承受被处罚的风险,而选择了离开这个行业。在此情况下,网约车供应量急剧下降,民众出行也受到影响,日常打车5分钟,现在却一车难求,大家纷纷在各个渠道抱怨起“打车难”、“服务质量”大幅下降等问题。

划时代的互联网“共享经济”产物,如今却因新政沦落到不比传统出租车方便多少,新政出台折射出网约车的发展困境。

网约车乱象丛生,发展遇困境

网约车诞生以来为民众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巨额补贴的滋养下,迅速壮大,成为消费者出行的不二选择。但在经历了一轮爆发式增长后,网约车市场也逐渐开始出现一些发展瓶颈。

一是,无资质网约车丛生,埋下重大安全隐患。近来,有关无资质网约车司机杀人等刑事案件多次出现,对社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不少网友开始指责网约车平台监管不力,无法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等。从今年以来各地政府查获的违规网约车案例数量来看,其中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二是,网约车市场过于集中,缺乏必要的竞争。目前网约车市场呈现“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该公司利用补贴及自身体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不利于市场竞争。

三是,新政实施,合规车辆大幅减少,打击了消费者使用网约车平台约车的积极性。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网约车用户已达1.85亿,虽然市场庞大,但该行业也存在一个瓶颈,网约车供应量不足,无法刺激消费者需求,而网约车供应过量又容易出现监管疏漏,造成交通拥堵、增加刑事案件发生的概率等问题。如今新政的实施势必将会对需求端有影响,若不尽快想出对策妥善化解,将制约整个行业的发展。

新政长期利好行业,平台需转型适应发展

从短时间内来看,行业的发展似乎因为新政受到了限制,网约车运力严重不足、打车贵等问题凸显,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降低了需求市场的积极性。但从长期来看,却是利好消费者和平台双方的。严格的监管或能净化市场环境,让网约车市场摆脱恶性的价格及体量竞争,从野蛮发展向更精细化发展上转变。

面对目前的网约车的“打车难”,平台建议消费者可以暂时通过预约或者拼车来增加出行的成功率及效率。

而从网约车平台的角度来说,单纯地比拼网约车数量,用价格及补贴来刺激需求已经不再“灵验”。针对新政,平台首先可主动加大合规司机招聘力度,制定政策鼓励司机获取相关资质;同时平台可考虑优化服务,靠安全高质的出行体验,获得消费者认可;其次,平台还可通过加强技术及运营手段,优化约车效率,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网约车存量,在不增加网约车数量的基础上,提高消费者约车成功率;最后,网约车平台还可以发展创新业务,从新切入点培养市场,如分时租赁等,以取代网约车出行,中小企业还可以此为切入点,打破原有网约车市场格局。

从监管角度来看,有关部门在新政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市场及社会反应,适当调整政策实施力度及标准门槛,避免“一棍打死整个行业”,同时应宽容对待创新的出行方式,给予其发展空间,为消费者谋取更佳的出行方式。

最后,网约车作为“共享经济”里可圈可点的推动社会发展的成功案例,不应为了少数不合规行为及恶性社会事件就被直接“判死刑”,新政正在为它的发展塑形,指明新的方向,而期间带来的发展困境,正是行业正规化发展必经的阵痛。相信在经历过蜕变后,网约车行业将能以全新的面貌,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

网络暴力

此前,2018年世界杯还在俄罗斯如火如荼开赛期间,韩国网络骂战也在同时“激烈上演”。回顾过去那些日子,伴随韩国队的比赛陆续进行,针对对手国家和本国队员的激进网络言论瞬时间漫天飞舞。面对蜂拥而至的网络暴力,诸多韩国队球员纷纷关闭了社交媒体账号。漫画/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