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靓号更伤运营商的是失了人心
2018-10-17 09:17:27 来源:览潮网 作者:沈加军 责任编辑:王超

屋漏偏逢连夜雨,用来形容运营商最近的心态大概毫不夸张。那边,不限量的舆论风波尚未完全平息,靓号事件又将三大运营商推上热搜。极少数人使用的靓号似乎本不应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但是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任何过去隐晦的细节都可以无限放大。这本也是好事,但是对于长期关注通信行业的媒体人来看,更想搞清楚的是,运营商遭遇的层出不穷的舆论风波背后的真正原因,中国的运营商难道真的病了?

先来说说靓号,所谓靓号,又称“吉祥号码”,对国人来说,不同的数字组合在一起就对每个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自古以来,就有对一些数字赋予吉祥的文化内涵。因此,靓号在很多行业都颇有市场,受自身稀缺特点决定,其供需关系虽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个例,但并未逃脱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近日,辽宁省大连市通过网上司法拍卖程序,将被执行人名下一个手机尾号为“111111”的“炸弹号”拍出了31.5万元的高价。这还不算高,4月22日,山东聊城阳谷县人民法院公开拍卖一个尾数为5个9的手机号码,最终以483300元成交。

既然靓号有经济市场,甚至客观上存在高溢价空间,那么对靓号的规范使用和管理也就是必须的。从当前对靓号话题的舆论关注也不难看出,公众普遍的共识并不是取消靓号,而是要对靓号进行有效的、公平透明的契约化管理。现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几乎全部聚焦在运营商对靓号规则的不透明和执行中的任意性,缺乏公众用户的事前参与和规则制定。对运营商来说,这确实是他们缺失的重要一课。

对公众从俯视到平视,甚至给予尊重的必要的仰视,对三大运营商来说,绝不是在企业文案和宣传LOGO上宣誓一下就可以一步到位。对中国电信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三大运营商的竞争程度多年来都可以用惨烈来形容,运营商竞争在全国送米送面送豆油,很多时候不计成本的价格战都在所不惜。运营商之间各种相互策反用户的电话骚扰让用户不胜其扰。利润多的运营商可以大送特送,利润少的就只能硬着头皮跟进。三大电信国企在国内所有国企主导的行业中算得上一道奇景,无可奈何又不可理喻。

视野高远的人会说,运营商的利润返利给用户并不是国资流失,而是回馈社会。颇为讽刺的是,无论是激烈竞争中的返利,还是网速持续提升价格同步猛下降,三大运营商却都并没有真正收获人心。对运营商垄断企业形象的嫌恶只增不减,这就是靓号风波一出立马上热搜的根本原因。运营商送出去的礼呢?中国人说,礼多人不怪,但是在电信业好像恰恰相反。

为什么?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提出的弱传播理论也许讲出了个中究竟,他认为,舆论世界的强弱与现实世界的强弱刚好倒置:现实中的强者恰恰是舆论中的弱者。舆论的能量朝着有利于现实中弱者的方向运动,现实中的强者要在舆论中获得优势必须与弱者相连接。

运营商无疑是现实社会中的强者,三大电信国企都是进入全球500强的庞然大物,任何用户在运营商面前都难免仰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似造福公众,可是从相互策反用户却不惜电话骚扰用户,就不难看出,运营商对用户远没有做到平视。一个运营商对整个行业,哪怕不是自己的用户都能心存敬畏的时候,运营商上热搜的机会才会更多是积极正面的。

回到靓号话题,规范、公正、透明的规则和方法是根本,正如有专业人士讲的那样,要将靓号做成正经生意,而笔者更想说的是,三大运营商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争来争去三家都想争为人先,都想打垮对手做老大的行业从来都是越做越小。在电信业管道化日益严重,应用和内容被OTT迅速挤压的背景下,从争用户到争人心,是整个电信业必须完成的任务。

需求

市面出现各种高价“靓号”,如QQ号、手机号、车牌号……没有市场需求就不会有市场。“优号”“靓号”一般是指简单易记、排列整齐,形如AAAA、AAAB、ABCD型的号码。正是消费者自身对靓号的大量需求促成了靓号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吉祥数字、特殊日期等方面需求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优号”“靓号”令许多人觉得自己“倍儿有面子”,这确实在某一方面给予了人们心理上的满足。漫画/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