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上交所人士透露,科创板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大概率将会在2019年1月份发出,2019年6月前就会启动科创板,而最快企业或可在2019年3月-4月之间提交申报材料并被接受。而交易所对科创板的机构设置安排也已经确认。
行业属性和业绩是硬指标
近日上交所两度发声科创板。上交所表示,目前上交所已完成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方案草案,下一步将按照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各项准备工作,种好这块资本市场的“试验田”。
据业内人士透露,登陆科创板指标初稿出炉,主要有5大类指标,行业属性和业绩是硬指标。对于行业属性定义非常明确: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会明确负面清单,对于去产能的行业以及高污染危害环境的行业明确禁入,对于传统金融行业、房地产业等也不会接纳。
业绩方面,符合下面三个条件之一:一、连续2年盈利且合计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收入超过2亿元;二、最近一年营收超过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超过10%;三、市值超过20亿元,最近一年营收超过3亿元。门槛设置得如此之高,这就要求加入科创板的中小企业需要提高自已的盈利能力。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指出,此次报道的科创板上市标准初稿,基本印证了此前市场对科创板的建议与预测:一是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定位,设立共同标准。二是从净利润、研发占比、市值出发角度进行设定财务标准,并都将收入作为主要辅助参考。此外,科创板财务标准普遍高于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收入、研发投入等标准高于主板,只有现金流等标准低于A股主板。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科创板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只是企业定位、定价机制以及交易制度正在不断讨论和明晰之中。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明年6月之前,科创板大概率可以“开板”启动。
设科创板至少有三个目的
目前,资本市场已有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我国多层次市场建设实现各交易所错位发展,科创板或重点服务新经济中小企业。科创板的设立,将为那些在现行制度框架内无法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打开上市融资的方便之门,从而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科创板建立的初衷,就是面向的是在当前制度框架内无法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对标纳斯达克和联交所。
而上交所设立科创板,至少有三个目的:首先是打造中国版NASDAQ市场,鼓励创新企业发展,支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其次是弥补深交所创业板之不足,创业板主要适用于中小型创新企业IPO,而上交所科创板将主要适应大型创新企业IPO需要;第三是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交所科创板将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未来中国版的NASDAQ,科创板将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及企业创新的新潮流,与此同时,注册制与科创板的同步推出,是A股一级市场“去行政化”的重大变革,它将中国股市导入一个真正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的大通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把科创板打造成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摇篮”,就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进门时就把好关,将伪科技型、伪创新型企业与伪高新技术等浑水摸鱼的企业一开始就挡在科创板的大门之外。
打造创新型企业“孵化器”
从我国资本市场从行业结构上看,目前还处于传统行业为主的状态。2018年前三季度A股IPO企业行业分布上,制造业占比42%,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仅占16%,而美股市场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占比38%。
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的加快,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因无法满足A股IPO条件而远赴海外上市,如蔚来汽车,尽管近3年来连续净亏损数十亿元,但是其赴美上市后第二天总市值便达到了119.02亿美元,可见其科技创新能力及企业价值受美国资本市场所认可。
因此,设立科创板,既让科技创新型企业有了栖身之所,也能让其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器”,让更多有潜力、有前途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留在国内市场,而且还能积累经验,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未来,科创板通过推行市场化的注册制,将会助力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对接资本发展。除此以外,可预判科创板其将会设置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定义,作为其准入门槛,如专利数量、估值等,其将倒逼企业增强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