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有125万,相当于全球每天有350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未来是否有更好的技术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答案是肯定的,自动驾驶技术或许能够担此大任。
5G时代,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在没有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能自动安全地操作车辆。目前这一技术已在部分地区提供出行服务。
自动驾驶标准
目前国内外对自动驾驶技术分级标准普遍采用的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管理局(NHTSA)及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定义与分级标准,按驾驶自动化程度自低到高分为L0-L4/5。其中,L2及以下主要依赖ADAS,即利用车载传感器实时收集车内外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处理,使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内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引起注意从而提高安全性。L3及以上根据人类驾驶员应答、道路环境限定,可划分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逐渐由高级辅助驾驶向有条件自动化阶段演进。
自动驾驶技术的优势
首先,减少交通安全事故。
数据表明,醉驾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行驶过程中使用手机仅次之。尽管目前大部分的车辆只能达到L1/L2标准,也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而未来在L3至L5的技术层面上,自动驾驶系统能够精确地利用雷达感应周围事物的变化,通过主控电脑快速计算和分析,对道路上的各种状况及时作出反应。同时系统会监测车内司乘的状况,当司机醉驾或疲劳驾驶,系统会自动接替人类驾驶,避免发生事故。
其次,缓解交通压力。
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根据车载物联网和导航系统分析,主动避开拥堵,规划最佳路线;同时也会根据算法安排的前后车间隔距离和车速行驶,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率。
再次,缓解停车位紧缺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停车难是大城市的通病,自动驾驶汽车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后将自动根据系统和导航搜寻可停车地点;此外,若乘坐的自动驾驶汽车为共享汽车或出租车,汽车把上一位乘客送达目的地后,将自动根据预约地址前往下一个地点搭载乘客。最妙的是,这个技术能够从源头上解决出租车或者网约车交易过程中伤害乘客的问题,保证乘客安全。此外,自动驾驶型共享汽车的普及也可以有效减少人均汽车持有量,缓解交通压力。
各大企业精心布局,抢夺先机
目前,国内外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竞相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不少车型已经量产上路或者接近量产。其中谷歌和特斯拉分别在“全自动驾驶”和“渐进式自动驾驶”路径上引领产业发展。而我国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时间比较晚,在充分学习国外经验和自我创新过程中,逐步赶上世界水平。其中百度和华为成绩最为显著。
谷歌、特斯拉:行业领军者
谷歌以实现L4和L5等级的无人驾驶为目标,在激光雷达、定位、算法等方面持续投入,其DriverlessCar技术成熟度全球领先。至今,谷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里程已超过180万英里(约290万公里)。特斯拉与谷歌根本的区别在于谷歌事先采集的大数据分析,一步到位,直接做L4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而特斯拉致力于半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采用传统全监督的模式识别方式实现自动驾驶。2018年10月底,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中Autopilot系统版本更新到9.0。
华为:独辟蹊径
提起国内的自动驾驶,人们首先会想到华为,媒体曾多次臆测华为进军自动驾驶汽车,但华为多次表明不造车,而是要做以5G为核心提供车联网的一整套服务。
华为推行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基于物联网的技术实现的。在2015年华为就开始推动实现C-V2X 的标准化研究。此项技术十分依赖于网络通信,4G网络在带宽和延迟上无法满足高速度的自动驾驶的需求。因此,华为瞄向了5G。在5G的理论下带宽速度超过10Gb/s,延时仅为几毫秒。假设在100公里时速下,云端下发刹车指令,因延时所造成的延迟距离仅为1.35米,是完全符合驾驶者对安全的需要的。目前,奥迪、一汽、东风、长安、上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家,都采用华为的LTE-V2X车载终端,成功演示了的前向碰撞预警、交叉路口碰撞、闯红灯预警、行人穿越预警等20项V2X智慧交通场景。
百度:合作共赢
百度自动驾驶项目早在2013年就开始启动。2017年4月,百度正式宣布了“阿波罗计划(Apollo计划)”,搭建了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百度主要提供的是软件服务,包括地图定位(Localization)、软件算法(OpenSoftwarePlatform)以及云服务(CloudServicePlatform)。而在硬件方面主要寻求国内外汽车供应商以及主机厂合作,例如法雷奥、沃尔沃、一汽等,共同探索属于中国的自动驾驶之路。2018年3月,百度获北京自动驾驶T3级别路测号牌,可进行公开路测。预计,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生产时间将于2020年开始。
2018年3月,上海正式发放了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可在上海合法上路。同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以颁布相关法规的形式允许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相关企业在可控的条件下进入公共道路进行测试。
运营商如何在自动驾驶行业中获得话语权
如何在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中获得话语权,是各大运营商尤其关注的问题。
通信运营商现今普遍缺乏整车行业硬件制造、软件研发等能力,也没有互联网企业提供精确计算的软件或传感器的先行优势,因此运营商可以以通信网络为抓手,积极推进5G发展,为未来L4、L5等级自动驾驶提供关键支撑,为自动驾驶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通信连接支持。
在标准制定方面,中国政府基于通信安全和国内未来发展的角度,更倾向于以蜂窝网络。运营商可以全力推动基于蜂窝网络技术的5GC-V2X发展路线,推动5GAA等基于蜂窝技术路线的国际联盟做大做强,并举行业之力抢占标准制定话语权。以移动基站为载体,逐步部署服务V2X的边缘计算基础设施,推动车联网联智能发展;提前做好车联网发展规划,加快建设车联网专用平台,提供端到端的车辆连接管理,抢占汽车前装市场;探索布局TSP平台,发挥运营商在内容服务领域,特别是移动视频方面的资源积累,切入车载娱乐服务、车载通信等后向市场。
实际上,我国运营商也已有所动作。最近,中国联通与宝马集团签署了《宝马互联驾驶下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合作协议》,将车联网业务合作持续至2025年。中国联通将通过自身运营及服务能力为宝马车主提供基于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互联网驾驶服务,还将自建联合实验室,对5G移动通信技术、eUICC、V2X等技术领域展开深入研究,通过自身优势资源展开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相关服务进行探索。此前,中国移动成立全国 集中的新车联网公司——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以车联网运营服务为核心的全新平台,为车企提供运营平台本地化部署服务和提升服务需求快速响应能力,从而提升终端用户的汽车生活体验,最终实现人车合一的价值提升。同时中国移动的车联网部署也面向智慧公路、自动驾驶、飞联网等智能大交通领域拓展相关业务。
自动驾驶的战鼓已经敲响,至于谁能真正把握自动驾驶的商机,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系作者个人研究之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作者系赛立信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