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呼之欲出,能否再诞生一个BAT?
2019-03-06 10:47:25 来源:览潮网 作者:吴晓芳 责任编辑:王超

被市场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科创板,其最直接的功能是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留下好的创新型企业,同时赋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未来,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海外上市的BAT是否会回归科创板?科创板又能否再诞生下一个BAT级的企业?

科创板都有哪些亮点?

周末忙着做本周A股交易策略的机构、大V们估计都懵圈了。证监会在3月2日凌晨正式公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和配套指引,点燃了整个资本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是新任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签出的首份主席令。

科创板是今年A股市场最重要的事,这早已是资本市场的共识,但从去年11月5日提出这个任务到3月2日凌晨正式推出科创板的全套文件,前后只用了116天,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周末忙着做策略的“加班汪”们措手不及。

科创板正式开闸,一时市场解读和分析无数。

网络上关于科创板的规则和看点的文章非常多,但为了便于大家阅读和理解,小编还是整理了一份目前市场最关心的问题,及与其他板不同的几大要点,供大家参考。

能否再诞生一个BAT?

对于科创板的诞生,市场众说纷纭,看多声音和担忧观点相互交织,未来能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尚待观察。

但从高层、监管层到地方和企业等表述和表现来看,作为上交所新设立的独立板块,科创板至少肩负两大历史使命:它一方面担负着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先探索出一条成功路径,取得经验以后,再向全市场推广,改造存量市场,扭转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根本性矛盾,建立长期健康的向好预期;另一方面又肩负为优质科技型企业融资,留住创新型企业,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途径之一。

特殊的历史地位,让科创板被冠上“中国版纳斯达克”的称号。

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市场对于发行人的盈利指标有着强制性的要求,这成为BAT等知名独角兽远赴境外上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科创板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对于优质科技企业展现出最大的包容性。那么,在海外上市的BAT等独角兽企业会回归A股吗?政策红利下,科创板能否再催生一批BAT级别的企业?

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是有利于吸引独角兽企业回归的,毕竟之前拆除红筹架构重新回国上市的成本太高,耗费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允许VIE架构(注:需要融资渠道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均为VIE结构并在境外上市,包括网易、百度、腾讯、阿里、新浪、搜狐等)上市,避免了对于创业公司的伤筋动骨,以及因为变更股权结构而去协调多家股东态度的时间成本。但此举对已经在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吸引力需要等科创板运行一段时间才会凸显。

对于“是否回归科创板”的问题,3月3日,在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回答说“看情况”。李彦宏的这一回应,就表明其正在观望的态度。

事实上,相比科创板推出之前,允许红筹和VIE架构企业上市确实简化了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回归国内A股的流程,但仍需要综合考虑私有化的难度和成本、不同市场PE差的价值、科创版的承受能力等因素,这些可能需要科创板运营一段时间后才容易判断。

作为一次全新的资本市场改革尝试,科创板空前放松了上市门槛,而这种监管标准是一把双刃剑,其好处是独角兽有机会上市,风险是不排除一些欠钱甚至骗钱的公司也能上市,这样会伤害投资者信心,导致真正的优质公司很难融资,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因此,科创板能否孵化更多的BAT级别的企业,需要更强的配套措施跟进。

科创板离纳斯达克有多远?

科创板弥补了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短板,也被认为将引领A股市场改革,但与美国的纳斯达克相比,仍相距甚远。

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有三分之一左右市值由IT、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贡献,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Facebook这几家市值都在5000亿美元以上。而中国A股市场目前数字经济企业占的数值最多只有3%。中国IT互联网企业在海外上市创造市值增幅超过10万亿人民币,但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报告,中国公募基金成立15年,总共创造了2万亿元利润投资回报,反差比较明显。

另外,美国资本市场的活力程度,也是目前A股无法企及的。美国资本市场看似门槛不高,但存活压力更大,优胜劣汰、出清速度高。据统计,美股全部上市家数远少于全部退市家数。也就是说,在这种制度之下,良币驱逐劣币,劣币可能迅速地被市场淘汰,而以往在A股盛行的借壳之风很可能无生存之地,反过来会倒逼企业的“求生欲”。

拥有完善的入市和退市制度,让纳斯达克至今仍是全球最知名的高科技企业摇篮。

科创板想要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需要管理层从上市、退市两手抓起,一方面通过注册制来增强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则通过完善的退市制度来确保市场的健康,从而避免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

而这个制度设立的关键点在于提高对信息披露要求,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对标的公司做出更好的价值判断。与注册制发行相对应的,在投资者诉讼、退市制度等方面也需要进行更严格的规定。特别是以往被A股市场诟病多年的“造假上市犯罪成本太低”等问题,如果在注册制正式实行后不能解决,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纵观当前A股市场,时不时爆出的各种“雷”和“黑天鹅”,让人感到不容乐观。这些表明,我国资本市场走过三十几个年头后,监管仍然任重而道远。

当然,从审核制到注册制,企业的评价权交回市场,对市场来说,这是权利也是压力--更广泛的投资人群亟需主动补课、提高认知,真正理解什么是好的科技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