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价格暴跌创8年记录,“比炒房还赚钱”成历史
2019-03-12 11:13:55 来源:览潮网 作者:小青桔 责任编辑:王超

经过两年的高歌猛进后,内存芯片价格大跳水,据市调机构DRAMeXchange公布的调查报告指,今年以来DRAM内存价格大幅下跌,其估算一季度的跌幅从预期的25%扩大至30%,创下2011年以来的新纪录。这对于依靠存储芯片取得了全球半导体老大位置的三星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对于摩拳擦掌要大干一场的国产内存厂商而言,也拉响了警报。

超级行情成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炒内存条曾经被业内称为“比炒房还要赚钱的生意”。从2016年二季度算起,内存、闪存芯片涨价持续上涨,8GB内存条从200多块一路上涨到300多、500多、700多,颠峰时期甚至逼近千元大关。

2017年DRAM的平均销售单价较2016年大涨近五成,调研机构IHS Markit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DRAM产值跳增72%,达到722亿美元,2018年将进一步扩增至844亿美元,年增率达16.9%。而上一次这样的盛景出现,还是在23年前。

如今,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超级牛市已然结束了,而且是急转直下。

根据集邦科技旗下的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公布的最新的内存行业调研报告,内存跌价幅度超过预期,2月份合约价更罕见出现崩溃式下跌,而此前预计一季度内存合约价不过跌15-20%,如今跌幅预计从之前的25%扩大到30%,这将是2011年以来内存芯片单季度最大跌幅。

目前DRAM内存行业的的大部分交易已经改为月结价(Monthly Deals),缩短了交易周期,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价格剧烈变动的情况下。

实际上,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DRAM内存芯片的整体合约价格开始下跌,DRAM标准产品价格在最近3个月里已下降近2成。

DRAM合约价跌幅加深有两个原因,一是库存水位持续攀升。自2018年第四季开始进入修正期后,库存水位仍是持续累积,近期DRAM原厂库存(含 wafer bank)来到至少一个半月的高水位,大幅高于正常库存水位,这样的后果是,PC OEM厂商无法消化供应商的库存。

第二个原因是终端需求的疲弱不振,受到智能手机发展停滞、服务器存在出货量不确定以及英特尔处理器缺货的影响,主要DRAM闪存制造商将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IDC发布《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指出,估计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只有13.9亿部,跌0.8%,连续三年下跌。DRAM市场进入最可怕的“无量下跌”期,目前的市场情况是,即使原厂愿意大幅降价求售,也无法有效刺激销量。

DRAMeXchange表示,由于需求下降和库存水平上升,整个芯片市场已进入了“自由落体”阶段。

ICInsight认为,作为拉动DRAM需求的主要动力的大规模数据中心服务器出货量已经开始缓解,同时PC市场的疲软和贸易战的不确定因素,将会使得DRAM市场在2019陷入停滞甚至衰退,他们初步预测其将会缩减1%。

价格下跌或令市场座次重排

存储芯片价格存在周期性,比如说,2013-2014年就是DRAM行业的黄金期,两年的市场增长率都在33%左右,之后连续两年下跌,然后在2017年直冲云霄。

目前,全球DRAM市场几乎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垄断,2017年,这三家被告在的份额总和为96%。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内存芯片价格出现了持续不断的上涨,这也使得等内存芯片大厂商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作为全球最大的DRAM生产商,三星成为最大受益者,2017年其半导体业务收入一举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夺走英特尔霸占24年的半导体老大位置,2018年保持了这一位置并且领先优势在扩大,据IC Insight的估算,2018年三星、英特尔的半导体业务收入分别为832.6亿美元、701.5亿美元。

巅峰时期,三星卖内存的毛利率超过70%,营业利润率超55%,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每卖一台国产手机,厂商们赚的钱可能还不如三星赚得多。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DRAM将让三星利润创历史新高,也让第一芯片商的宝座不保。IC Insight预计,2019年,内存芯片市场的销售额将下降24%,这将使整个芯片市场的销售额下降7%至4689亿美元。这可能导致三星的芯片销售额下降19.7%。

2018年,三星83%的芯片销售额来自于DRAM和NAND闪存芯片;而美国芯片公司英特尔的业务重点则是非内存芯片,主要依靠服务器等业务取得营收的增长。DRAM下滑的市场将帮助英特尔重新夺回第一名的宝座。

报告称:“与三星类似,SK海力士半导体、美光和东芝在2019年的销售额预计也会大幅下降。这可能会使这些公司的收入跌回到2017年的水平,甚至低于2017年的水平。”

国盛证券认为,DRAM行业的整合较为充分,如今面临的仅是向上周期中由于库存扰动带来的阶段性放缓。而全球主流玩家仅有三星、SK 海力士、美光,高集中度背景下产业联盟趋于理性,出现恶性竞争、价格战的概率不大。

虽然判断如此,但为了避免内存价格跳水,三家厂商有默契的控制产量以维持价格水准时有发生,有时甚至不惜用失火停电等“天灾人祸”的方法来降低内存产量。

2013年海力士一把大火烧没了全球9%的产量,导致当年内存价格飙涨超过40%。

2018年3月内存供过于求,三星内存厂就突发停电半小时,导致三星闪存工厂内多达6万片晶圆因停电被损坏,估计占3月份三星整体产量的11%,又报废掉了全球NAND闪存产量的3.5%。

正因为涉嫌垄断,2018年4月,美国Hagens Berman律师事务所对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DRAM大厂提起集体诉讼,指控这三家共谋限制产量,是典型的反垄断和固定价格行为;5月,中国反垄断部门对三家企业展开反垄断立案调查,派出多个工作小组,分别对三家DRAM内存企业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的办公室展开“突袭调查”和现场取证。

实际上,对比该产业还未整合成三大供应商之前,过往DRAM供需一旦松动,价格跌起来的“狠劲”一点都不含糊。

10年前的DRAM产业版图曾是战国纷争时期。全球DRAM供应商近10家,每一家都拼命借钱盖厂扩充产能,然而供需反转之际,价格有如自由落体般直速下降,欧洲最后一家DRAM供应商奇梦达(Qimonda)2009年宣告破产退出市场,随后日本最后一家DRAM供应商尔必达(Elpida),也于2012倒下。

奇梦达、尔必达破产倒闭后,全球一共减少了四家供应商,加上后来美光收购的华亚科技,DRAM全球产业进入大整合,形成了如今的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的寡头格局。

在这场争斗中三星的崛起有些“暴力和血腥”。2008年的时候,内存价格暴跌,与如今极其相似。当时三星的做法是以毒攻毒,把DRAM价格降到更低,并且持续扩大产能,用持续的价格战和产能扩大继续打压竞争对手,让大家都亏损,并且越亏越多。

最后诸如奇梦达、尔必达等内存厂都熬不住了,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三星把对手都拼死后,最终成为现在的内存垄断者。

国产DRAM内存厂敲响警钟

强者恒强是任何市场上的铁律,虽然DRAM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但市场上的巨头对于份额的争抢一点都没有放松警惕,当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竞争就会加剧。

DRAM市场是一个非常成熟且集中的市场,当前DRAM在技术上未能取得突破,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厂商的投资扩大产能。为此,三星、海力士等一边承压一边蓄能,放眼一至二年后的DRAM市场,三大厂在市占率上的竞争已经开始。

SK海力士日前宣布将斥资120兆韩元(约1,070亿美元)兴建4家晶圆厂,维持竞争优势。美光集团则加码于台湾兴建封测厂,同时在台中后里的台湾美光内存,正考虑新建全新的12寸DRAM厂,最快可能于2020年年底完工,2021年可以放量。而三星目前也正在兴建平泽二厂。

放眼国内,目前紫光有少量生产DDR3颗粒,DDR4颗粒今年下半年问世。紫光之外,合肥长鑫、福建晋华、兆易创新也投身内存生产,但是他们都不可能在2019年拿出可用的内存。DRAMeXchange研究副总经理郭祚荣表示,“中国存储行业玩家明年才刚进入量产,投片无大幅增加下,价格下跌冲击不大。”

不过,话虽如此,但这也给冲刺中的国产DRAM内存厂敲响了警钟。

按照之前的推算,等中国花巨资投资的内存厂能够大批量生产内存时,内存的价格才会下降,那时候可能才是三星和其他厂拼价格的时候,如今国产内存还没有大批量生产,DRAM内存首先降了,对于国产内存来讲,是比较难受的。

实际上,作为全球最大内存消费市场,中国花巨资建内存厂,想要自己生产内存,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三星不愿意看到的。三星曾多次发起“反周期定律”价格战,使得DRAM领域多数厂商走向破产。作为行业老大,三星的技术水平最高,份额最高,盈利水平也最强,现金储备也足够,所以它有底气降价,也有能力通过降价来打击所有对手。

尽管很难说如今的降价是不是三星有意为之,但DRAM价格跳水是不争的事实。

DRAM领域比较特殊,前期的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正比的,为此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更加高昂。现在国产的水平不够,规模也有限,一生产出来又要面临三星等巨头打价格战,要是再价格继续暴跌,也许会导致卖得多就越亏得多,如果DRAM内存厂如果在资金、工艺、规模上无法跟进,在不久的将来即可能面临边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