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又亏了!曾预期2018年盈利已成泡影,亏损额却进一步扩大。
3月11日晚,美团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报:2018年总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92.3%。全年亏损达1155亿元,其中包含1046亿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之公允价值变动。全年经营亏损为110.86亿元,同比上升189.7%。
而此前公布财报的滴滴同样连续巨亏。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内部信中表示,过去6年来,滴滴从未盈过利。据统计,截至2017年,滴滴亏损约在390亿元左右,2018年亏损109亿,滴滴这些年累计亏损已经超过了500亿。
滴滴亏了500多亿,美团亏了超过600亿,但是这么多年来,这两家公司却屹立不倒越做越大,公司更是越来越有钱,经常动不动就开启“烧钱模式”,还到处收购并购,创始人身家也越来越高,这是为何?
互联网巨头背后的金主
如今,不仅娱乐圈流行“干爹护驾”,互联网圈也是个“有爹万事足”的行业。
众所周知,美团和滴滴背后有个共同的“金主爸爸”——腾讯。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风投资本,比如深创投、IDG资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金沙江创投等等,这些风投公司就是以投资来盈利的,类似于那些花钱买股票的股民。
美团除了腾讯之外,还有美国企业Priceline这个实力金主,以及红杉资本、高瓴资本、DST Global、富达、General Atlantic和老虎全球基金等隐形支持者。
据报道,在2017年10月份完成40亿美元的融资后,投资人已经给王兴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美团的银行账户中有大约70亿美元的资金。
有如此雄厚的资本,美团才能在2018年一举并购共享单车的老大——摩拜,同时全力进军网约车市场,虽然最后基本宣告失败,但是足以看出美团之所以能够顶得住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相比美团,滴滴背后的实力更是不可小觑。有了腾讯这位“金主爸爸”,滴滴在早期可以说是一往无前。2015年12月,Uber中国的微信公众号第三次惨遭腾讯集体封号,虽然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朋友圈回应,Uber存在违规营销行为 ,滴滴违规一样会处理。然而时至今日,Uber微信号再未重新开通。更有段子称Uber,“进得了全世界,进不了朋友圈”。有了腾讯护航,滴滴发展势如破竹。
除了腾讯,滴滴还有另一位巨头“金主”——阿里巴巴。滴滴创始人程维曾在阿里巴巴工作八年,做到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的位置。而滴滴并购快的曾获得阿里巴巴3轮过亿美元融资,二者合并后又两次投资滴滴。
此外,包括阿布扎比慕巴达拉公司(Mubadala)、软银集团(SoftBank)、苹果、富士康、招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知名大公司都参与了投资,金沙江创投、淡马锡、DST、中投公司等投资巨头也纷纷入局。可见,滴滴背后堪称一座大金库。
打铁还需“自身硬”
虽然滴滴和美团背后都有强大的金主支持,但是资本是逐利的。之所以连连亏损,还能拿到巨额资金而屹立不倒,根本原因就在于滴滴和美团的未来足够光明,也就是公司的软硬资产足够吸引人。
软资产方面,滴滴几乎垄断了网约车市场,同时旗下共享单车业务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美团则占据中国外卖市场62%的市场份额,同时基本垄断团购市场业务,这些都是公司的软资产,尽管看起来无形,却是公司的巨大的财富,是一个公司的未来。
而硬资产就是一个公司内部,那些可以直接拿到当做钱来估值的东西,比如滴滴和美团的办公大楼、车辆、办公用具等实实在在存在的资产。
公司的硬资产和软资产最终决定了公司的市场估值,这也是为什么滴滴和美团年年亏损,估值却不断提升的原因。
凭借着市场垄断地位和优质的软硬资产,一旦两家公司上市,必然吸引市场千亿级的资金,这也是为何滴滴和美团越做越强,越做越不差钱,创始人身价越来越高的原因。
辩证看待互联网巨头亏损
其实,国外互联网公司很多也是持续亏损的。
例如, Uber去年营收113亿美元,净亏损大幅收窄至3.7亿美元,但是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时,估值达到480到700亿美元之间。早前,推特(Twitter)在首次公开募股前宣布亏损7900万美元,但在2013年IPO时的估值达到了240亿美元。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是一路烧钱,一路高歌猛进,一路亏损,一路融资,各路资本更是争先恐后砸钱。
实际上,与传统行业注重成本和收益不同,互联网行业注重的是数据和用户。而为了获得数据和用户,前期只能靠补贴和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些就是互联网行业的获客成本和运营成本。
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初,就曾豪言说公司前三年不盈利。
Uber创始人也曾表示,Uber不赚钱是因为错在把我们当租车公司了,Uber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我们自己都看不到。而拓展边界就是烧钱,就是亏损。
这就形成了互联网特有的商业模式——只要能够获取用户,就算不能盈利,还是可以拉到风投,日后上市还是可以获得一个很高的市值。
不过,这种模式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保持足够的现金流。现金流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如今经济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ofo,资金链断裂,引起市场恐慌,最后连接盘的人都没有。
目前,科创板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政策,为许多科技企业带来福音,但也将给市场投资者带来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