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如何才能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
2019-03-14 10:41:01 来源:览潮网 作者:吴晓芳 责任编辑:王超

随着科创板所需的所有配套政策和规则出炉,中国恒大研究院日前也发布报告筛选出第一批科创板上市的161家重点备选企业。随着科创板即将迎风起航,将形成深有创业板,上有科创板的市场格局。被市场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科创板,其最直接的功能是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留下好的创新型企业,同时赋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未来,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海外上市的BAT是否会回归科创板?科创板又能否再诞生下一个BAT级的企业?

科创板首批备选企业出炉

中国恒大研究院发布《中国独角兽报告2019》,筛选出161家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蚂蚁金服、今日头条、滴滴出行以1,500亿美元、750亿美元、450亿美元排名前三,161家独角兽企业估值总和高达7,134.86亿美元,折算为人民币接近5万亿。

而在这一周前的3月1日,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规定的科创板上市标准中,尚未实现营业收入、未来发展空间大的估值40亿元以上的企业就可以提交上市申请。

《中国独角兽报告2019》筛选出的161家独角兽企业基本满足科创板上市条件,这161家企业也是第一批科创板上市的重点备选企业。

能否再诞生一个BAT?

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市场对于发行人的盈利指标有着强制性的要求,这成为BAT等知名独角兽远赴境外上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科创板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对于优质科技企业展现出最大的包容性。那么,在海外上市的BAT等独角兽企业会回归A股吗?政策红利下,科创板能否再催生一批BAT级别的企业?

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是有利于吸引独角兽企业回归的,但对已经在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吸引力需要等科创板运行一段时间才会凸显。

事实上,相比科创板推出之前,允许红筹和VIE架构企业上市确实简化了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回归国内A股的流程,但仍需要综合考虑私有化的难度和成本、不同市场PE差的价值、科创版的承受能力等因素,这些可能需要科创板运营一段时间后才容易判断。

作为一次全新的资本市场改革尝试,科创板空前放松了上市门槛,而这种监管标准是一把双刃剑,其好处是独角兽有机会上市,风险是不排除一些欠钱甚至骗钱的公司也能上市,这样会伤害投资者信心,导致真正的优质公司很难融资,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因此,科创板能否孵化更多的BAT级别的企业,需要更强的配套措施跟进。

科创板离纳斯达克有多远?

科创板弥补了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短板,也被认为将引领A股市场改革,但与美国的纳斯达克相比,仍相距甚远。

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有三分之一左右市值由IT、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贡献。而中国A股市场目前数字经济企业占的数值最多只有3%。

另外,美国资本市场的活力程度,是目前A股无法企及的。美国资本市场看似门槛不高,但存活压力更大,优胜劣汰、出清速度高。据统计,美股全部上市家数远少于全部退市家数。在这种制度之下,良币驱逐劣币,劣币可能迅速地被市场淘汰。而以往在A股盛行的借壳之风很可能无生存之地。

科创板想要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一方面通过注册制来增强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则通过完善的退市制度来确保市场的健康,从而避免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特别是被A股市场诟病多年的“造假上市犯罪成本太低”等问题,如果在注册制正式实行后不能解决,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当然,从审核制到注册制,企业的评价权交回市场,对市场来说,这是权利也是压力——更广泛的投资人群亟需主动补课、提高认知,真正理解什么是好的科技创新企业。

“上位”

目前至少近50家新三板公司考虑尝试申请在科创板上市,这些公司不少含有“三类股东”。不过,从科创板的定位和相关规则指引看,科创板上市门槛高,因此新三板公司仍需多多“修炼内功”。漫画/郑怡